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
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读后感

发布时间:2014/10/15 浏览次数:2062

(一)正心诚意
  本书所谓的“高效能”其实是指导人们如何“正当”地生活。我理解这本书为何如此畅销,就在于它并不仅仅告诉人们如何做一个有效率(拥有高的产出/产能比)的职场人士,更重要的是帮助你铸就通往和谐人生之路。
  人的世界就是自己所能感知到的一切,正所谓“心有多大,舞台就有多大”,人的局限也往往是人认识的局限。思维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,思维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看问题的角度,或者说看问题的心态。本书的第一个习惯就开宗明义地说明态度决定一切。书中所谓“积极”的心态,归根结底,就是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,它鼓励人发现自身,理性地看待人和人的世界,不被权威、迷信和偏见所束缚。
  正如作者所言,知识、技巧都是末节,关键是态度、意识。儒家讲治国平天下之道,首先要修身,而修身的前提是正心诚意。我觉得是一个意思。有了积极的心态,再接着考虑下面具体该怎么做。
  (二)普世价值
  我们生活的时代日新月异,我们生活的国家蒸蒸日上,市场经济带来了财富与进步,也伴随着诱惑与考验。我们看不尽许多唯利是图、钩心斗角、尔虞我诈、坑蒙拐骗……往往有人将其归咎于市场经济的罪恶,却不知这还是人性的弱点加上信仰的缺失。
  人不管高矮胖瘦、肤色性别,或是能力大小,在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权利上都是平等的。然而什么是幸福?怎样保有快乐的人生?本书的答案贯穿始终,无一例外都指向了诚实守信、公平公正、奉献助人这些美德,作者不遗余力地告诉读者只有美德(原则)才会为你带来圆满、卓越人生。无论东西方,自由、平等、尊重他人,以及爱,都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和情感。这些是长久的、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力量。
  (三)内圣外王
  所谓内圣外王,正对应本书的前六个习惯,这中间的前三个指导个人修炼内功,后三个解决与他者的互动。
  作为个体,我要确定自己生活的重心是什么。这个世界上什么对我来说最重要呢?我也一再地问过自己,在离开这个世界以前,一定要做的事情是什么。答案很简单,求知。求知为了什么?不为什么。就是单纯的求知就能让我快乐与满足,内心膨胀,大脑充盈。这种状态让我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觉得安心,有种任他风吹雨打、我自闲庭信步的感觉。正如康德的名言说的那样,“有两件事物越思考就越觉得震撼与敬畏,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准则。”一方面我想要更多地认识这个世界,另一方面我想要更多地认识自己。前者探索宇宙的大道,后者让自己坚守这个大道。
  在这个世界上与我同行的人——父母、朋友、同学、同事,我赖以安身立命的事业,对自己都是重要的。亲情、友情、爱情缺一不可,某种程度上,甚至可以说关系就是人存在的意义,生活的艺术则是处理各种关系。对于我个人来说,人生就像看风景,殊途同归,毕竟世无定事,总是让人悲欣交集。重要的是把握当下,珍惜善待身边的人与事。
  (四)知行合一
  也许重要的不是写读后感,而是看了这本书。也许重要的还不是看了这本书,而是按照书中的提示真正去这样做。阅读这本书的过程,就是一个反求诸己的过程。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——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放到今日,可以理解为:自己的企业目标实现了没有,是否尽心尽力?自己的家庭目标实现了没有,是否与亲友之间相处得平和而愉快?自己的个人目标实现了没有,是否每天都感觉到在进步?
  知易行难,正因为我们时刻面临选择——追求效率还是平等?时间花在工作还是娱乐上?考虑当下还是未来?矛盾永远存在。智慧就是解决矛盾的能力。自己心中的笃定,要用一生去践行。
  (五)止于至善
  人无完人,我逐渐接受自己,接受这个世界(换一种思维方式来看待世界)。可能人小时候都是非黑即白的世界观,什么时候开始能坦然面对一切了呢?大约就是阅历增长,知道人性的复杂以后吧。对人性有了更深的洞察之后,也对人(包括自己)有了更多的同情。我们都有不完美的躯体,我们的灵魂(假如有的话)暂时寄住在这个肉体中,在现实的磨砺中不断修炼。所以人永远有上升空间,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。“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。